三年专业建设规划编写提纲(参考)
作者: 发布日期:2011-07-09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建设,是学院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中心与主线,是学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院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要求各系部制定三年专业建设规划,实现专业建设工作统筹考虑、精心设计,打造成精品,形成品牌。
一、三年专业建设规划主报告部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1、成立系部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由学院、行业、企业、区域等方面人员共同组成。
2、现有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各专业师资队伍情况、招生及就业情况、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
3、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学生参与情况。
4、已开展的社会服务情况。
第二部分:三年专业规划与建设目标描述
1、系部的专业总体布局(可操作的、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布局与建设规划)。
2、各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建设目标、专业的核心技能发展趋势及应对办法。
3、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4、实训条件建设规划。
第三部分:主要举措和实施步骤
要求措施得当,解决好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影响力等问题,实施步骤详细,可操作性强。
第四部分:三年专业规划与发展定位的可行性论证
1.社会需求分析。
2.自身优势。
3.可获取资源优势。
二、上交三年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学期)任务计划表
规划的第一年为专业建设的比较分析阶段,第二年为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阶段,第三年为专业扩大影响阶段。按照建设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填写任务计划表。
三年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学期)任务计划表(格式)如下:
XX专业XX年度(学期)建设任务计划表
完成时间 |
项目 |
建设内容 |
预期目标 |
验收要点 |
作证材料 |
XX学期(XX月) |
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 |
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反馈机制建设 |
|
|
|
|
2、专业服务的职业与岗位情况 |
|
|
|
|
|
3、专业核心能力建设 |
|
|
|
|
|
4、课程体系 |
|
|
|
|
|
课程建设 |
1、课程内容 |
|
|
|
|
2、课程考核改革 |
|
|
|
|
|
3、精品课程建设 |
|
|
|
|
|
4、教材建设 |
|
|
|
|
|
5、职业资格证书 |
|
|
|
|
|
师资队伍建设(细化到每一位教师) |
1、专业带头人培养 |
|
|
|
|
2、骨干教师培养 |
|
|
|
|
|
3、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
|
|
|
|
4、教师实践锻炼计划 |
|
|
|
|
|
5、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
|
|
|
|
|
实训条件建设 |
1、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
|
|
|
|
2、实训室建设 |
|
|
|
|
|
3、管理制度建设 |
|
|
|
|
|
4、实训指导书建设 |
|
|
|
|
|
5、实训技能考核库建设 |
|
|
|
|
|
6、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
|
|
|
|
|
7、教师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教研科研计划 |
|
|
|
|
|
8、社会服务 |
|
|
|
|
|
资源库建设 |
1、资源库建设规划 |
|
|
|
|
2、专业资源库主要内容 |
|
|
|
|
|
管理制定建设 |
|
|
|
|
说明:年度计划把任务分解到学期,学期计划把任务分解到月。完成三年六个学期的建设进度与任务表。
三、完成时间要求
各专业的三年专业建设规划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学院以教改立项的形式给予支持。学院以校内外专家论证通过的专业规划为蓝本,对任务书各项建设项目按时间进度进行验收。
四、规划任务分解
(一)第一年为专业建设的比较分析阶段
主要任务如下:大量调研和自查,摸清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找准专业在全国的地位,论证专业建设的方向,设计专业建设可行性方案。
一)对设计的“人才产品”蓝图再论证
1、专业市场需求调查与论证
1)调查内容——本专业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对行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要有清晰的认识;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及实施进程计划。
2)调查方式——网上信息搜集与筛选、行业企业领军人物专访、市场调研、毕业生走访、重点企业调研等。
规划任务中要列出谁去调研,调研的企业名称、联系人、调研时间、调研内容;调研的专家名称及专家基本情况;毕业生的名称、业绩、工作单位等情况。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要再精准
3、建构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素质体系是否合理
1)调查了解目标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过程或工作项目;
2)明确目标岗位(群)工作过程的主要工作任务;
3)调查和分析胜任这些主要工作任务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做事能力/素质;
4)这些做事能力/素质进行整合是否到位。
4、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梳理清楚为了形成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规定的核心做事能力,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保证,目前开设的课程是否涵盖,实训条件建设还有那些差距。
2)为了形成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规定的核心做事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能力或技能实训项目,目前教学中是否实现,下一步需要如何完善、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间。
3)检查为了学好专业核心课程和开展技能实训,而安排的一些基础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这里不需要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以“有用、实用为准,需要、够用为度”为原则选择知识内容,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理论知识单元),而不是知识的杂乱堆砌)
4)考核方案的完整和有效性。(为了鉴定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规定的核心做事能力是否形成,应当用什么样的成果、行(企)业标准和有效方式来进行考核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5)对所有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再分析、再认识,根据内在联系的要求论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核心课程子系统是否合理。
二)展开和梳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认清形势与任务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同时要分析、认识和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2、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也要分析、认识和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3、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要分析、认识和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4、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解决用什么条件和手段教的问题,同样要分析、认识和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5、实训条件建设——解决技能训练的场地、训练项目等问题,要比较行业企业主流设备和发展趋势等情况,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6、教学制度体系建设——解决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并要分析、认识和确定本专业现状、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什么。
(二)第二年为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阶段
明确教学改革攻坚的主要方向、重点和难点
1、按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制度体系建设六大建设任务的要求,比较和认识本专业现状与达标基本水平、同层次较好水平、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差距是什么,缩小或消灭这些差距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什么,明确当前专业建设工作的重点、难点、突破点;明确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攻坚方向和关键措施、办法。
2、列出细化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训体系建设、教学制度体系建设的计划。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明确到具体人、时间,何时安排何人参加何项目的学习、培训、锻炼,预期效果;
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出时间表,何人负责何课程(教材)建设,何时完成,预期成果;
确定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各建设方面的负责人、完成时间。
确定实训体系建设内容,各项目负责人、完成时间。
教学制度体系建设如何完善,具体举措、验证周期。
(三)第三年为专业扩大影响阶段
初步形成专业建设范本,在同类院校中有推广价值,专业知名度有很大提升;拥有使用效果良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技能大赛取得优良成绩、就业质量的提高等扩大专业的影响力;专业教学团队的是否社会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